品格難教阿–人生最需要的20件禮物

1正

好的品格到底要怎麼教?
在大學以及高中教書36年,累積無數經驗的伍爾本博士(Dr. Hal Urban)說,品格很難教!雖然很難教,他還是努力的將自己親自帶領青少年以及大學生的多年經驗,寫成這本書,希望每一個看書的人都能體會品格是人生的根基有事關鍵。因為所有品格的表現,都不在於外表的行為而已,更重要的是來自心裡的信念與決定!
我們想要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我們可以行為很有教養,可是內心卻是鄙視另一個人的。我們可以很尊重另一個人,但是對他卻不和善。如果有禮貌、謙卑、和善這一切美好的品格都是一個人打從心底認同的,然後在外表上展現出良好教養的行為,那該多好啊!但是呼應這本書的強調,這是困難的,是需要努力的。
"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這一句聖經的話是這一本書的中心,因著這一個中心帶出本書的兩個主旨就是好品格以及選擇。好品格的建造是一個人所有美好事物的根基,就好像建造大樓沒有堅固的根基,就沒辦法造成高聳參天的大樓一樣。而選擇就是我們選擇甚麼樣的態度放在這一個根基上,態度是你生活的控制中心。面對生活的挑戰﹐、悲傷,如果你選擇沮喪,怨天尤人,生活自然是沮喪,但是如果你選擇樂觀、正面積極以對,生活自然是正面的。
謙卑、勇敢、和善、慈悲、責任等品格特質都是非常抽象的名詞,就因為是抽象的,所以本書的好處之一就是伍爾本博士收集了很多的生活經歷以及有名的人的格言,嘗試讓讀者可以藉由這些人生經歷以及人生體會濃縮而成的格言一窺這些抽象特質,讓人不至於知道謙卑這一個名詞,卻摸不著謙卑的定義以及如何做才叫做謙卑。
同時,作者豐富的人生經驗以及許多作者熟悉的人物生活,也提供讀者在生活中很實際的操作指導。讓想要有好品格的人,或是想要教人有好品格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按圖索驥的實踐。這也是閱讀本書,可以得到的最大收穫之一。
然而,透過教育改變人的品格是一個很美的假設。這假設是說人都是理智的,只要透過教育教導人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那人就可以理智的或是良善的選擇"對"的事情做。當然在這裡我們還沒有討論到,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因為在現在的世界裡面,認為對與錯都是相對的,所以你說的對不一定是對,我做錯的,不一定是錯。這樣的想法,更讓透過教育來改變人的品格是非常"美"的假設,是純欣賞的美!
品格難教因為人不知道對錯的成分比較低,反而是人明明知道錯,還想做,甚至是做出來。
這才是品格難教的關鍵。小孩子,你教導他不能碰插座,你沒說,小孩還不知道"插座"可以碰,你一說他就發現"原來插座可以碰",然後就碰了,好像教也沒有用。就好像使徒保羅在聖經中提到的痛苦,想做的不去做,不想做的卻作齊了。

羅 7:15 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

那品格教育是否都不用教了,當然還是要教,只是不要有太美的假設,而忽略了問題的本質。這本質就是人人都是罪人,大人小孩都是。如果我們假設是我們是理智的、我們是好人,我們只是偶爾做錯事情。做錯了,我們改進了就好。如果我們這樣想就繼續陷在美麗的假設中,讓我們以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智的,都是可以控制的,我隨時想要改變都馬上可以改變的。我們好像是機器一樣,零件壞了,換一個新的就好了。這樣的想法削弱了犯錯的代價,但是實際上有些錯誤的代價是很難改變的,而且傷害是持續的,痛苦是難以抹滅的。
在聖經的原則裡,人會改變是因為神的幫助,以及人理解罪的傷害,能體會到傷害才有可能會改變。如果犯錯沒有代價,不造成傷害,我們為什麼要改變? 如果欺騙、劈腿、酒駕、貪汙都沒有傷害,我們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心中憤恨?
所以聖經是真實的,品格的教育是實際的,那就是我們不是好人努力想要變得更好,我們應該改變是因為我們是罪人,我們不都是理智的,不是做任何事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不是做任何事的代價都是可以承擔的。因為我們會傷害人,所以我們小心的不是別人,反而是自己!

品格教育相關網站 (新竹在地人的努力):http://www.abundantcharacter.org.tw/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