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中的病毒—網路霸凌

(出處/iStock)

-疫情與網路之間

面對疫情的嚴峻,政府於民國110年5月18日宣布了全面停止到校上課,在不停學以保障所有學生的受教權下,教育部改以遠距教學的方式進行課程,第一天就湧入了百萬學生進入平台,出現了網路負載量過大的問題,導致電腦當機或是無法登入等等狀況產生,學生在家裡因登不了網而怨聲載道,然而,沒有人說得準什麼時候疫情會獲得控制,每天的新聞也不斷新增確診案例,而這當中有個潛在的危機,是在情緒無人求助時,網路,成了最快速的宣洩管道。

-無孔不入的網路霸凌

(出處/iStock)

面對沒有實體間直接的聯繫,孩子在網路上流竄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網路上的社群網站是青少年形成人際關係的重要管道,卻也可能是網路霸凌的溫床。

在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中提到「隨著電腦網路與通訊科技的普及,霸凌行為可透過電子郵件、網路貼文、社群媒體、手機簡訊等方式在青少年間蔓延,即是所謂的網路霸凌,它符合了長期重複、有害的、故意的,以及權力不對等四種霸凌的特性,在網路霸凌中長期且無來由的騷擾,內容從言辭譏諷、辱罵、社交上的排斥或是課業上的阻擾和破壞,這些行為對成年人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痛苦,遑論身心正在發展的青少年學童,其傷害與嚴重性有時更勝於面對面的肢體霸凌。[1]

-網路霸凌真實例子


(出處/ iStock)

我曾經聽過一個例子是因為金錢往來談不攏而起了衝突,當中A同學因為衝突開始散布片面的消息給身旁的家人和朋友,或是把對話內容截圖甚至公開到社群媒體上,這樣的處理方式實際上也是一種以暴制暴的方式:「別人讓我不好過,我也要讓他不好過!」,而此情形拉到現代會越來越普遍,因為網路具有匿名與便利等特性,讓網路霸凌加害者能夠掩飾身分、隨時隨地騷擾被害者,並透過網路所散布的不實訊息,更可能引發網路上不特定多數人幫助參與了霸凌[2]。所以,如同上述例子就是不合適甚至可能觸法的行為,我國刑法明訂條文禁止誹謗與公然侮辱等妨害名譽等行為,因網路也屬於公開的空間,故適用這些法律。若不加以防範引導、除了惡化成觸法行為,也會導致受害者產生自我認知與人際關係的障礙,在發展上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有一部由Youtube上流傳的影片,它將網路霸凌的言論搬到現實生活中,影片中讓一位瘦子辱罵一個正在店裡的胖女孩,告訴她「胖子!不要再自以為是了」、「該去減肥了!」,搬到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言論許多人都難以承受,這部影片的結語也發人深省:「如果這種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能被接受的,為什麼在網路上隨處可見?[3]」,在網路上的言論我們需要很謹慎,因為它就像隱形的利器,只要幾秒就足以刺透人的內心,讓人痛不欲生。

-為孩子建立網路安全防護網

(出處/ iStock)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面對霸凌時特別沒有抵抗力,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這些在網路世界上的暗流呢? 在疫情之下,因應學校全面停課,雙薪家庭的父母開始安排防疫照顧假在家帶小孩,來幫助孩子處理遠距教學的設備和飲食問題,這也成為了一個特別的機會讓爸媽跟孩子長時間聚在一起,所以,當我們聚在家中,不要只是自顧自地滑手機,鼓勵爸媽能與孩子有更多共聚分享的時間,並且當孩子在線上學習或閱覽網路資訊時,讓他們多待在「客廳」-你看得到孩子的公共空間,便於孩子在網路的世界中更透明化,也能適時處理孩子在網路上與其他人的對話和相處之道。然而,若孩子處於青少年階段,雖然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但在其他方面還未成熟的情況下,情緒上常是兩極化現象,有時會特別敏感且不穩定,爸媽在關心他們在網路上的使用紀錄上就需要有技巧,第一不要太快下定論,第二是尊重與認識他們正在使用的社群平台,透過你真心想了解的態度,能幫助孩子更願意打開他的心房,讓你有機會接觸他虛擬與現實的個人世界。

-爸媽是孩子講心事的重要出口


(出處/ iStock)

記得前陣子和12位國高中生青少年們討論「當你有心事的時候,你會想跟誰聊?」請青少年排出次序,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先跟父母說、再來是值得信任的朋友,三分之一的人則是先跟值得信任的朋友說,而後是悶在心裡誰也不說,當我們好奇問青少年在跟父母聊心事時有沒有什麼會讓他們不想繼續說的原因,大家開始絡繹不絕地分享,包含爸媽的態度輕忽不當一回事、講述同學多不友善時爸媽反而幫別人說話、一開口就講大道理、覺得你怎麼說怎麼做都不行,或是到處跟其他大人說等等,聽完之後,我也深切體悟到身為父母真的很不容易,當孩子有心事向你訴說,要顧及孩子的顏面又要盡力制止自己講大道理的毛病,所以想鼓勵爸媽你們已經很努力了,若有上述孩子所說的原因時記得先記在心裡,請求相關父母成長團體提供資源協助,別因此就放棄了跟孩子對話的時間,在研究上指出青少年大部分仍是以聽從爸媽做出生活中的決策,勝過同儕關係的影響,所以爸媽要對自己的教養更有信心,不要放棄溝通;對於青少年而言,則要時常「借」別人的腦來學習,所謂「借別人的腦」,就是找到比你更成熟的大人,例如家人、老師、教會、支持團體的輔導老師或社工員等協助你解決問題,像是在上述遇到網路霸凌的情形,主動請求比你成熟的對象協助就很重要!「傾聽大人的聲音」,不只是關注在我們個人的感受,或認為大人只是想要小孩符合「他們」的期望,或許換個角度思考,這些機會都是幫助你學習成為一位成熟青少年的好途徑。

-面對網路霸凌,你有更好的選擇


(出處/ iStock)

面對網路霸凌,讓我們不成為霸凌的加害者,當有人正在散播對其他人不友善的言論、照片或影片時,我們可以勇敢地拒絕或提醒他不要繼續轉發訊息,或是告訴有能力處理的人,請他們來協助解決,而當我們自處於被網路霸凌的狀況,學習「不馬上回應、不重複看霸凌訊息、要保留訊息、要離開網路環境去做其他活動、要告訴別人這個事件、要與他人進行談話,以對自我心理層面進行照護」以上防禦六招[4]來幫助我們正確面對網路霸凌,願正義真實存留在我們當中,讓世界多一些溫暖,少一些傷害。

作者:新竹市築心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 /林巧翎

2021/5/20

[1] 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零霸凌,需要你>。

[2] 摘自<常春月刊441期>

[3] 三立新聞網SETN.co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YfPx1B66E>

[4] 摘自<常春月刊441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