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霸凌者

(出處/ Pexels)

社會體制下的霸凌

「我就是要讓你難受!」在這競爭的社會環境中不乏有霸凌的現象發生,甚至在每個人求學的過程中,也多多少少會經歷霸凌的經驗,這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社會現象,近幾年霸凌案件更大幅度上升,當然有部份原因來自於現在強調人權,每起霸凌案件都被放大檢視,且霸凌類型也因著社會型態的轉型更為多樣,網路霸凌即是高科技時代下的產物,雖然政府常常在宣導反霸凌,但是這些標語、口號是否真正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恐怕還有一段長遠的距離待努力,而當我們極力探討如何關懷被霸凌者與保護被霸凌免於再度受害時,今天,想跟各位聊一聊「霸凌者」。

(出處/ GoodTV好消息電視台)

對霸凌者的觀感

冠上一個「霸凌者」的稱號,小紅(化名)因為不喜歡班上的一位女同學,就叫所有人都不要喜歡她,讓這位女同學在班上沒有人敢跟她說話,持續了一段時間,女同學也開始拒學,後來老師發現學生拒學的緣由後,老師請小紅跟這位女同學道歉,小紅一開始還不認錯,後來反省自己也跟女同學道歉後,小紅和她的關係漸漸和緩,但是,小紅跟班上的關係卻變樣了,班上的同學不想再理小紅,認為她排擠別人,自己現在也要嘗嘗這苦頭,這是應有的懲罰,班上不再有人想跟她做朋友,小紅又錯愕又難受,她變得越來越沉默,也開始拒學,因為換成她是被討厭的那一位……。     這是在校園內的實際案例,我在求學過程中也曾經聽聞過類似例子,確實,我們很少會去了解一位霸凌者如何在事後被人接納,因為其他反向言論會排山倒海湧入,例如這是他們要承擔的後果,是罪有應得;或者,對霸凌者好反而自己可能會變成下一個被霸凌的目標,所以避而遠之等,而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則新聞,霸凌者的下場就更加殘酷了。在2021年發生了一起霸凌事件引起了全台關注,在高雄鳳山一名17歲高職女特教生遭集體霸凌,連甩9巴掌、拿多多綠飲料淋頭潑身4次,女學生飽嚇驚嚇不敢反抗,影片流出後讓網友深感氣憤,也對少女遭遇感到心痛與不捨,不少網友都想扮正義哥[1],開始肉搜霸凌女特教生的少年,少年被熟識友人約出去,除了讓他向公眾道歉外,也慘遭圍毆斷手。當看到這一則新聞時,對於你而言,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閱讀這則新聞?是慶賀惡人終於得到報應?是欣賞這些肉搜的正義哥?還是抱著一點疑惑在思考這樣的處理方式?


[1] 蘋果日報新聞。<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0207/HGJJHFQFG5G2JH3RJG6ZF7N7TM/>

(出處/ Pexels)

當霸凌遇上了正義

「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的確,這些霸凌者有他們該負擔的責任和後果,如同在這則新聞裡,這些加害人被移送警察局調查,也進行後續懲處與偏差行為輔導,然而,我個人卻不苟同私刑處理的「正義哥」行為,究竟何謂「正義」、如何有智慧地分辨它?如果人可以因為所謂的「正義」對一個人殘忍、因為「正義」讓昔日的朋友反目成仇,那麼,正義不也成另一種霸凌,不過換了個好聽的代名詞,倘若這種以暴制暴的觀點成立,正義就變成了很主觀的定義:「只要我覺得正義,那有什麼不可以!」當人濫用了權力,行使各種不合理的行為去傷害另一個人,就忽略了一項很重要的標準,那就是當我們自以為義而做出的行為,對於「共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假使我為了想討公道所以蓄意傷害人,我認為這是正義的表現,卻造成更多人的效仿,網友們在網路上謾罵、攻擊壞人,現實生活中則不按事理就判斷人,雖然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正義,卻非達成社會共好的效益,反倒是一種惡性的循環。

(出處/ Discovery)

看待霸凌者,從了解開始

「你可以不喜歡一個人,但不能因此傷害對方。」霸凌者也需要被教導,人可能會有自己的喜惡,但如果因為喜惡而讓人受傷,就不正義了。面對一個霸凌者,我想我們需要事先採取兩個步驟:第一,讓他知道他這樣做可能會觸法,了解實際的法律責任;第二,了解他背後的動機,難道霸凌者都是故意要傷害人嗎?為什麼他要這樣做?探究他真實的想法,有些孩子其實是不曉得幫別人亂取綽號對一個人的傷害、不懂如何拿捏惡作劇的界線、以為自己的玩笑很幽默,卻在無形中讓別人蒙上陰影、有的孩子屬於反擊型霸凌者,因為過去曾被霸凌,為了避免再次受傷,選擇加入霸凌行列,在一般認知上,常會覺得霸凌者是因為自己能力強或地位高才要欺負別人,但事實上卻不盡然,他們可能處於弱勢,但為了不想被看輕,所以寧願先發制人,讓別人怕自己,說穿了,就是害怕別人不認同、擔心人際上的疏離,所以當不安全感越深,越想要證明自己有呼風喚雨的能力,因為不論是誰,都渴望跟別人有「關係」,霸凌者也是,所以需要找對方法。霸凌者可藉由家庭、支持性成長團體、宗教機構、學校體系去學習社交互動,並且練習去付出有愛的行動,培養自己的同理心,幫助自己擁有愛的關係,這會促進性情更加穩定、同理他人需要,就算用錯方式,還有人可以提供正向的支援,那麼,這些愛的連結就會是新的力量,脫離原本霸凌者的思維模式。

(出處/ iStock)

沒有人應該被惡意地對待!我們要謹記自己不要成為下一個霸凌者,而若你曾經是一位霸凌者,努力成為一位愛人的人吧,讓「我也好、你也好」的良性循環在社會中展開,形成一股正向的力量,社會將因為每個人作的決定,達成共好的經營。

文稿編輯:林巧翎

2021/6/30

Comments are closed.